〔主料輔料]
活雛雞1只…………精鹽……………10克
厖厖1000克 雞蛋……………1個(gè)
生粟子………250克 干淀粉…………50克
蔥段……………50克 濕淀粉…………10克
姜片…………25克 清湯…………300克
桂皮……………5克 芝麻油…………10克
八角……………4個(gè) 菜籽油………1500克
醬油…………200克(耗約150克)
〔烹制方法〕
1.雛雞粗加工后洗凈,控去水,帶骨剁成核桃大的塊,放入盆中,加紹酒(20克)、醬油(150克)腌5分鐘。栗子洗凈,用刀在皮上劃一十字口,投入開水鍋煮至皮張開撈出,剝?nèi)ネ馄。炒鍋?nèi)放入菜籽油(250克),用旺火燒至六成熱,下入栗子,炸至金黃色時(shí)撈出。
2.雞蛋搕入碗中打散,加入清水150克,放入干淀粉攪成薄糊,倒入雞塊中,抓勻掛糊。
3.炒鍋內(nèi)放入菜籽油,旺火燒至七成熱,倒入雞塊,炸至皮發(fā)硬、色變黃時(shí)撈出。取大蒸碗一個(gè),先將雞塊鋪在碗底,栗子擺在雞塊上面,加精鹽、醬油(50克)、紹酒(5克)注入清湯〔以淹沒雞肉為度〕,再放蔥、姜、桂皮、八角,上籠用旺火蒸約1.5小時(shí)取出,揀去蔥、姜、桂皮、八角,潷出原汁,扣入湯盤。
4.湯鍋內(nèi)放入原汁,用旺火燒沸,加濕淀粉勾芡,淋芝麻油,澆入湯盤即成。
〔工藝關(guān)鍵〕
大火氣足,蒸2小時(shí)左右,以雞肉融爛脫骨為準(zhǔn)。
〔風(fēng)味特點(diǎn)〕
“栗子黃燜雞”是山西傳統(tǒng)風(fēng)味名菜。栗子含有豐富的淀粉、鐵、磷、鈣及多種維生素。唐代名醫(yī)孫恩邈被后世供奉為“藥王”,他在《千金肥持巍分興擔(dān)骸耙嫫裎賦,补肾气,玲撍膱D。生食之,甚指C挪凰臁鋇難π。此菜议唺J、栗子簢橂,经炸、蒸、焖三禂rば蚴汲,原汁原味,颜色狡c,鸡溶洜,粟子甜面,鮮美醇香。是山西城鄉(xiāng)人民普遍喜愛的時(shí)令佳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