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料輔料〕
黃鱔6條……500克豆豉……………15克
大辣椒………250克深色醬油……2.5克
蒜泥……………5克濕淀粉…………10克
蔥段……………10克淡二湯………l00克
芡湯……………35克紹酒……………5克
精鹽…………7.5克芝麻油………0.5克
白糖……………1克花生油………500克
胡椒粉………0.1克(約耗60克)
白醋……………20克
〔烹制方法〕
1.將黃鱔頸下脊骨切至僅斷,用三叉錐子釘鱔尾于砧板上,左手緊捏鱔頭之刀口處,將鱔拉直,右手持厚背小刀從鱔尾脊骨的左邊插入,刀尖突過脊骨,速向后拉刀,從鱔的尾部沿脊骨直剖至頭部,使脊骨與脊骨分離。將小刀以相反的方向從鱔頸下插入脊骨的另一邊,把刀向前推割,從頭部沿脊骨直剖至尾端,將脊骨削出,然后切去頭、尾和內(nèi)臟,便得鱔肉。
2.將鱔肉用精鹽5克拌后,洗凈,再拌入白醋,最后用50℃的熱水燙片刻,去盡粘液污物,再洗凈。
3.將鱔肉仰攤于砧板上,用刀劃橄欖核形花紋,切作數(shù)段,使之成片,用精鹽1克拌勻。辣椒切成塊。
4.將味精、醬油、白糖、芝麻油、胡椒粉、濕淀粉、芡湯調(diào)成芡汁。
5.炒鍋用中火燒熱,下花生油15克,放入辣椒、精鹽1.5克、二湯,烹至九成熟,倒入漏勺瀝去水。炒鍋洗凈放回火上,下花生油500克燒至五成熱,下鱔片過油約30秒鐘至剛熟,倒入笊籬瀝去油。炒鍋回放火上,下蒜、蔥、豆豉略爆,放入鱔片,烹紹酒,用芡汁勾芡,隨即放辣椒,淋花生油20克,炒勻上盤即成。
〔工藝關(guān)鍵〕
1.鱔片過油,半分鐘即熟,加熱時間過長,肉質(zhì)軟綿,鮮味不足。
2.芡湯常常是芡液的重要組成部分。由一定比例的精鹽、味精和白糖溶解于定量的淡二湯(名貴的菜肴使用淡上湯)而成。使用芡湯可以使工作快捷、味道劃一,節(jié)約調(diào)味料,例如調(diào)配碗芡經(jīng)常使用芡湯。烹制粵菜使用的芡湯成份是:淡二湯500克、精鹽40克、味精40克、白糖22.5克。
〔風(fēng)味特點(diǎn)〕
“豉椒鱔片”所用的黃鱔屬淡水魚類,每l00克含蛋白質(zhì)18.8克、脂肪0.9克,并含有多種維生素。古籍《名醫(yī)別錄》列之為上品,營養(yǎng)價值高。唐代孟洗《食療本草》說它:“補(bǔ)五臟,逐十二風(fēng)邪;紣簹馊水(dāng)作臛,空腹飽食,便以衣臥蓋!笔怪龊梗憧芍尾。自古以來,用黃鱔做的食譜很多!峨S園食單》列有鱔絲羹、炒鱔、段鱔三款,至今仍為食家青睞!肮慕拂X片”用鼓汁、辣椒等與鱔片同炒,肉質(zhì)鮮嫩,鼓椒味濃,誘人食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