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料輔料]
豬瘦肉…………200克
蔥段……………3克
蝦仁……………50克
姜末……………5克
蝦米……………25克
蔥花……………20克
水發(fā)香菇………25克
味精……………2克
水發(fā)玉蘭片……50克
豬排骨湯………200克
油面筋泡………30個
雞蛋……………3個
荸薺……………250克
濕淀粉…………25克
菠菜……………50克
面粉……………25克
精鹽……………2克
熟豬油…………75克
醬油……………50克
芝麻油…………1000克
胡椒粉…………2克(約耗100克)
[烹制方法]
1.豬瘦肉剁成茸。干蝦米、香菇、荸薺、王蘭片切成小細丁。
2.將肉茸盛入碗中,搕入雞蛋2個,加精鹽1克、蝦米丁、荸薺丁、香菇丁、姜末2克、蔥花、胡椒粉1克、味精5克和清水150克攪拌均勻成餡。
3.油面筋泡洗凈,放在溫水里浸泡1分鐘,取出瀝干,逐個翻個面填入肉餡,捏成荷包形肉圓。
4.雞蛋1個搕入碗內(nèi),加面粉、清水50克、精鹽0.5克攪拌成蛋黃糊,將荷包肉圓逐個粘上糊。
5.炒鍋置旺火上,下植物油燒七成熱,端鍋離火,把粘了糊的荷包圓子逐個下鍋后再移至旺火上,炸至呈金黃色,皮已松酥時撈出瀝油。
6.將姜末、蔥段下油鍋中稍煸,再下豬排骨湯略燒,下入荷包圓子、蝦仁、菠菜燒1分鐘,加味精,用濕淀粉勾芡,淋入熟豬油起鍋盛盤,撒上胡椒粉即成。
[工藝關(guān)鍵]
1.餡要攪勻上勁呈粘稠狀。
2.包入豆腐泡內(nèi)的餡心每個以10克左右為好,不宜太大,只須均勻一致即可。
3.炸荷包圓子時,一定將鍋端離火口,逐個下完再回火口,以免炸得太焦。
[風味特點]
1.傳說宋朝有一位來自東京汴梁的售藥人,在江夏鎮(zhèn)兜售藥材,聲稱其藥治療時癥效驗如神。那時正值梅雨季節(jié),瘟病流行,許多人因醫(yī)治不效喪失生命,便迫不及待地購買神藥。只見售藥者在腰間取出佩帶的荷包,倒出一些丸散膏丹,命病人吞服。病人服后果然藥到病除,因而救治了不少人。后人為了感激這一不知名的藥醫(yī),除建立藥王廟年年祭祀以外,還紛紛以荷包形式內(nèi)裝肉丸充作食療。廚師們?yōu)榱诉m應(yīng)群眾心理,經(jīng)過細心調(diào)配,合理烹制,制成此菜應(yīng)市,至今供應(yīng)不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