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料輔料]
鮮螺螄 20克
香菜 60克
豬筒子骨 20克
瓜尖 60克
帕哈 60克
拱菜 60克
鮮辣椒 60克
精鹽 4克
酸筍 10克
味精 4克
荊芥 40克
芝麻油 2克
姜片 40克
咸醬油 50克
芫荽 40克
料酒 75克
[烹制方法]
1.將螺螄洗凈,用清水養(yǎng)2—3天,每天換洗3次。
2.切去螺螄的尾部,辣椒切成末,拱菜切成段。
3.炒勺上火,注入油30克,下螺螄煸炒至脫蓋,撿去蓋,盛出。
4.炒勺上火,放入油70克,下辣椒稍炒,下螺螄、鹽煸炒3分鐘,倒料酒燜煮至酒干,注入開水,下豬骨、蔥姜、花椒煮1小時(shí)后下香菜、瓜尖、拱菜、酸筍、蒜,煮熟下帕哈、味精,裝碗,淋上麻油隨同佐料汁上桌。
5.醬油、麻油、味精、荊芥、芫荽、蒜、湯兌成佐料汁。
[工藝關(guān)鍵]
1.將螺螄用清水養(yǎng)2—3天,使其吐出腹中的泥沙,減少烹調(diào)中的土腥味。
2.用料酒煮螺螄,乃至將酒煮干,進(jìn)一步解除它的土腥味,使其味道更加鮮美。
[風(fēng)味特點(diǎn)]
1.帕哈,生長于亞熱帶陰濕處,屬灌木葉三回復(fù)生,老葉背面和桿相隔一定距離就有一個(gè)小刺。擇尖部而食,香味濃厚,是香料中含葉綠素最多的一種,有消炎解毒之功效。
2.拱菜,又名空心菜,生長在亞熱帶潮濕地帶,葉互生。披針形,莖空,可炒、拌、制湯而食,營養(yǎng)豐富,含有多種營養(yǎng)成份和多種維生素。維生素和鈣的含量分別比番茄高4倍和12倍。
3.此菜選用野生植物為原料,佐料齊全,做法講究,湯白味香,麻辣可口,是傣族湯菜中的上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