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料輔料)
去皮肥瘦豬肉………蒜泥…………0.5克
……………300克辣椒……………25克
去殼雞蛋………30克蔥段……………5克
糖醋…………250克精鹽……………15克
濕淀粉…………40克芝麻油………0.5克
花生油………750克汾酒…………7.5克
熟鮮筍肉……150克干淀粉…………75克
(烹制方法)
1.將豬肉片切厚7毫米的片,在上面斜刀輕輕刻上橫豎花紋,然后切成2.5厘米寬的條,再斜切成菱形塊,每塊約重12.5克,筍和辣椒也都切成同樣大小的菱形塊。
2.肉塊用精鹽、汾酒拌勻,腌約15分鐘加入雞蛋液和濕淀粉6錢,再沾上干淀粉。
3.用中火燒熱炒鍋,下油燒至五成熱,把肉塊逐漸放入,約炸3分鐘端離火口,再炸浸2分鐘撈起,把鍋放回爐上,燒至五成熟,將已炸過的肉塊和筍塊一起下鍋,再炸約之分鐘呈金黃色至熟,倒入笊籬瀝去油,炒鍋放回爐上,投入蒜、辣椒,爆有香味,加蔥、糖醋燒至微沸,用濕淀粉10克調(diào)稀勾芡,隨即倒入肉塊和筍塊拌炒,淋麻油和花生油20克,炒勻上碟便成。
(工藝關(guān)鍵)
1.糖醋炒法:用中火燒熱炒鍋,下白醋500克、白糖300克,溶解后,加入精鹽19克、茄汁35克、喼汁35克調(diào)芡備用。
2.炸肉時(shí)必須重油,***次中火炸熟,第二次武火上色,使之外焦里嫩。
3.在切肉塊時(shí),肉切成大片后要拍松切塊。
(風(fēng)味特點(diǎn))
1.此菜從北方的古老肉引進(jìn)而來。普通話的古老,粵語念咕嚕,但是引進(jìn)后有所改進(jìn),改進(jìn)的是糖醋調(diào)汁,使之適合南人嗜甜的口味。
2.本品屬廣東傳統(tǒng)名菜。色澤金黃,肉塊外裹著一層糖醋芡,香脆微辣,略帶酸甜,開胃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