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料輔料)
豬肚蒂………1500克紹酒……………5克
姜花……………10克于淀粉………7.5克
蔥欖……………5克濕淀粉…………5克
精鹽…………7.5克小蘇打…………3克
味精……………7克芡湯……………50克
芝麻油………0.5克熟豬油………1000克
胡椒粉………0.05克(約耗75克)
(烹制方法)
1將豬肚蒂洗凈,剖開成片狀,去盡油脂和肉衣,洗凈,可得凈重約750克。在蒂內(nèi)層用斜刀刻井字花紋,刀距為0.2厘米,然后切作兩大爿,再改切成三角形塊狀,以小蘇打、精鹽、干淀粉攪拌,腌約1小時。
2.將芡湯、胡椒粉、芝麻油、濕淀粉和味精兌成芡汁。
3.將腌就的肚蒂塊放入沸水鍋內(nèi)氽至五成熟,取出。
4.炒鍋用中火燒熱,下入豬油,燒至五成熱,將肚蒂塊過油約1分鐘至剛熟,連同油一起傾入笊籬中,瀝干。炒鍋回放火上,下蒜、姜、蔥,爆香,下肚蒂塊,烹紹酒,用芡汁勾芡,加熟豬油15克炒勻,裝盤,迅速上桌。
(工藝關(guān)鍵)
1.取蔥條白色部分,斜切成橄欖核形,即成。長蔥欖約5厘米長,短蔥欖約3.5厘米長。
2.此為火功菜,肚蒂塊氽水和過油,皆不能超過1分鐘。迅速勾芡,裝盤后立即上桌。
(風(fēng)味特點)
此品選用豬肚蒂泡制而成。豬肚蒂即豬胃下口通十二指腸的幽門部分,又叫肚尖。此處環(huán)形肌層特別發(fā)達(dá),其肉甚厚,但質(zhì)軟而爽,向來是做菜的佳品。清代《調(diào)鼎集》中記的炒豬肚便是:“將豬肚洗凈,取極厚處,去上下皮,單用中心,切骰子塊,滾油泡炒,加料起鍋,以極脆為佳!薄坝团菟恰闭茄赜么朔烹制,肉質(zhì)爽脆,清鮮甘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