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料輔料〕
活蟹…………750克 醬油……………5克
鱖魚肉………2oo克 白胡椒粉………5克
油發(fā)魚肚……50克 食堿……………5克
小蔥未…………5克 干淀粉…………10克
姜未……………5克 濕淀粉…………3克
香菜……………50克 雞湯…………l00克
精鹽……………5克 熟豬油…………15克
〔烹制方法〕
1.將蟹洗凈,蒸熟,沖洗一下,剔取蟹肉(蟹腿、蟹黃另放)。香菜切碎。
2.鱖魚肉剁成泥,加入蔥、姜未、鹽3克和200克清水,與蟹肉一起攪拌上勁成餡。
3.油發(fā)魚肚用溫水泡軟,放入溫水中加堿5克,邊洗邊擠去浮油,再換溫水洗二三次,洗凈堿味后擠去水分,每塊片成兩片,切成4厘米左右的菱角形塊,平放在案板上,撤勻干淀粉。
4.取魚肉餡1份,放在魚肚上,蟹腿、蟹黃放在餡上,在菱形的左右兩個(gè)尖端上,各撒1小撮香菜未,再輕輕地按一下。如此將魚肚塊逐一做好裝盤,上籠用旺火蒸5分鐘左右取出。
5.鍋放旺火上,將蒸魚肚的原湯潷入,加入雞湯、醬油。醋、鹽,用濕淀粉調(diào)稀勾熒,淋上熟豬油,起鍋澆在魚肚上,撤上白胡椒粉即成。
〔工藝關(guān)鍵〕
須選用魚魚肚和安徽大閘蟹,方顯徽味特色。俗云:“蟹肉上席百味淡”,此菜鮮冠天下。
〔風(fēng)味特點(diǎn)〕
長江安徽河段產(chǎn)魚,肉味鮮美,其鰾肥厚,干制成魚肚,色淡黃,膠厚,韌性大,為名貴水產(chǎn)原料。配以安徽名產(chǎn)大閘蟹,集河鮮之珍,魚肚上置蟹肉、蟹黃,并加配料組合成黃。白、桔紅、黑,綠五色。魚肚吸蟹魚之味,非常鮮美,是沿江傳統(tǒng)名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