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料輔料]
鮮活桂魚一條…1000克
水發(fā)玉蘭片……50克
整蔥……………10克
青豆……………50克
姜塊……………25克
香菇……………50克
精鹽……………5克
白胡椒粉………0.5克
雞清湯…………1500克
味精……………2.5克
熟豬油…………250克
[烹制方法]
1.將桂魚治凈,在魚的兩面剞上蘭草花刀,香菇、王蘭片刀片放入湯鍋中焯水待用。
2.炒鍋置旺火上,先用油滑鍋燒熱,再放入熟豬油100克堯熱,下入桂魚兩面稍煎后,立即將雞湯1500克下入炒鍋中,放入蔥結(jié)、姜塊、香菇、玉蘭片蓋上鍋蓋在旺火上煨煮。在煨煮過程中,分三次點入熟豬油,每次約50克,直到湯汁奶白,再放入精鹽、味精略煮。
3.將煨好的奶湯桂魚盛入燉盆中,撿去蔥結(jié)、姜塊、撤上白胡椒粉即成。
[工藝關(guān)鍵]
1.桂魚背鰭刺硬有毒,剖腹去內(nèi)臟時,可先在魚肛門處劃口。用火鉗從魚嘴插入肚內(nèi),用力轉(zhuǎn)動,取出魚鰓和內(nèi)臟。既安全又能保持魚形完整。
2.魚身兩面剞的刀紋深度、間距要一致。
3.魚要蒸至肉酥透味,魚目凸出才好。各色調(diào)料要分次使用,煨前用沸水燙過。
4.薄芡按其性質(zhì)分為流芡和米湯芡。這些芡汁澆在菜上,一部分粘在菜肴上,一部分從菜肴向盤中呈流瀉狀態(tài),本菜用芡汁”即屬流芡。魚煨后淋以熟豬油,使魚更為增鮮。
[風(fēng)味特點]
1.桂魚,即鱖魚,口大鱗細(xì),體側(cè)扁,背部隆起,青黃色的皮上有黑色斑紋。我國各大河流、湖泊均產(chǎn),是名貴淡水魚之一,湖北產(chǎn)量居全國首位。唐代著名詩人張志和在他的《漁父》詞中寫道:“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痹~中西塞山位于湖北黃百市東郊。
2.“奶湯桂魚”成菜色彩悅目,色調(diào)雅麗,湯汁醇厚,肉質(zhì)肥嫩,鹵汁明亮,魚透誘人,真可謂“魚如白花浪濺,色似紅葉林籠,肉香遍及華筵,著米佐酒堪醒”。